陕北红枣
1988年,国家林业局授予陕西佳县“中国红枣名乡”称号。
陕西清涧95年被命名为“中国红枣之乡”,其可溶糖、维生素、淀粉等含量远远高于全国各产地。
陕西绥德枣林坪的黄河滩枣素称人参果。
陕北大红枣是驰名中外的陕西传统名优特产之一。其主要特点是果大核小,皮薄肉厚,质脆丝长,汁多味甜,甘美醇香,含糖量高,色泽鲜红,水分较少,贮藏期长,品质优良。真乃“味夺石蜜甜偏永,红迈朱樱色莫论”,是色、香、味、形俱全的红枣。
陕北大红枣营养相当丰富。鲜枣含糖量为35%左右,干枣含糖量为70%以上,因而发热量大,鲜枣每百克为103千卡,干枣为309千卡,与米、面相近,被誉为“木本粮食”、“铁杆庄稼”。此外,枣果还含有蛋白质1.2%~3.5%,脂肪0.4%。每百克干枣肉中含钙1毫克、磷55毫克、铁1,6毫克,维生素Ct2毫克。鲜枣中维生素C的含量居百果之首,达380~600毫克,比鸭梨高134倍,比苹果高70~80倍,比柑橘高14倍,并且人体吸收率也高,可达86.3%。含维生素A70毫克,维生素PO.6毫克。故鲜枣有“活维生素丸”之称。陕北有“一斗枣,二斗粮,里面还加二斤糖”的俗语,足见人们把枣当成粮食一样宝贵。在《中国枣树志》审定会上,陕北匕大红枣享有很高的评价。
陕北大红枣主产于陕北黄河、洛河沿岸的延川、清涧、绥德、延长、神木、吴堡、佳县等县。特别是绥德的枣林坪、清涧的舍峪里等地,早已是“陕北大红枣”的著名产区。据考证,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。清道光十一年编的《延川县志》记载:“红枣……沿黄河一带,百里成林,肉厚核小,与灵宝枣符。成装贩运,资以为食”。目前,陕北大红枣已成为陕西的大宗土特名产,除畅销国内市场外,还大量出口,销往朝鲜、港澳等地,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地位。1982年9月,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访问西安时,品尝了陕北延川大红枣,赞不绝口,次年即从延川买回枣树苗5000株,引种朝鲜。
白水苹果
众所周知,白水县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,素有“中国苹果之乡”的美誉,其“白水”苹果也被确定为陕西省知名品牌。陕西全省的苹果面积和产量,目前已跃居全国第二,而人均占有苹果,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倍,名列全国榜首。白水和渭北高原的气候、土壤和地理位置,与生产优质苹果的生态环境完全吻合,属全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,已列为陕西和全国苹果生产基地。应力争在短期内把白水和渭北高原建成世界级的优质苹果基地。
白水苹果的质量,为什么能在全国夺魁?苹果喜欢气候凉爽干燥、土壤深厚、排水良好、阳光充足、昼夜温差大的环境。生长的适宜条件是,年均气温7~15℃之间,生育期间的4~9月,日照1100小时以上,年降水量500~800毫米,海拔1000米左右。
陕西白水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,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,年均气温9.2℃,年均日照2552小时,辐射总量达123.6千卡/平方厘米,4~9月日照1373小时,年均降水量622毫米,海拔1100米左右,光照紫外线强烈,旺长着色期的6~9月,日照率达56%,是日照高值区,有利于苹果的光合物质积累和运转,对苹果栽培具有优势。白水无霜期180天,冬少严寒,夏无酷热,4~10月,历年平均气温在16.3℃,6~8月20.9℃。全生育期昼夜温差最高月12.6℃,最低月9.5℃。有效生育期的4~10月,平均10.7℃,有利于苹果栽培和糖分的积累。苹果生育期的4~9月,约需降水540毫米。洛川4~9月降水为507.1毫米。不足之处是年内降水分布不均,多集中在7、8、9月,但由于黄土蓄水性好,不均性降水,可通过土壤容蓄调节使用,形成苹果栽培优势的供水条件。白水属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,黄土层厚达80~220米,质地中壤,通透性强,水肥供需协调,含有机质1%左右。土壤属中性偏碱,为苹果栽培的优良土壤。因此,早在60年代,科学家们就确认渭北沟壑丘陵区是陕西苹果地理气候资源带。80年代,在全国苹果气候区划中,白水被列为我国著名的黄土高原优质高产区,为我国少有的苹果优生气候区之一,是我国发展优质苹果的理想地区;日照充足,紫外线强烈,昼夜温差大,空气湿度低,病虫害少,因而果实着色鲜艳,含糖量高,香味浓厚,品质优良,耐贮运,具有特殊的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。这就是白水苹果优质高产的重要原因。
凤翔西凤酒
西凤酒是我国“八大名酒”之一,,唯以凤翔城西柳镇所生产的酒为最佳,声誉最高。在唐朝西凤酒就以“甘泉佳酿,清冽醇馥”被列入珍品而闻名于世。是我国和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种之一。
西凤酒产于陕西翔县柳林镇。此酒属复合香型大曲白酒,“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香”五味俱全,且诸味谐调,酒液清沏透明,甘润挺爽,有水果香,回味舒畅,以其风味独特跻身于名酒之林,驰名中外。
相传凤翔县酿酒业始于周秦,盛于唐宋。因凤翔古名雍城,是春秋时代五霸之一秦穆公建都的所在地。从周初以来是民间传说产凤凰公投酒于河的典故。据《凤翔府志》记载,在公元前600多年的秦穆公时期,凤翔就已有美酒佳酿。当地出土的文物中,有属于周朝和战国时期的酒器,说明当时饮酒风气的盛行和酿酒业的发达。唐贞观年间,吏部待郎裴行俭送波斯王子回国路过此地,曾以“送客亭子头,蜂醉蝶不舞,三阳开国泰,美哉柳林酒”的诗句赞美西凤酒。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凤翔任职时就留下了“花开酒美喝不醉”的诗句。曾有“东湖柳,柳林酒,妇人手”被称为凤翔三绝。
西凤酒为世界名酒。1910年的清宣统二年,曾参加南洋劝业会的展销评比,荣获二等奖,1952年在中国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上评为八大名酒之一。继后,又分别在第二、四、五届全国评酒会上3次被评为国家名酒,并荣获金质奖章。
水晶饼
水晶饼因其馅芯透明发亮,犹如水晶而得名。早在宋代,它就享有很高的声誉。曾与燕窝、银耳甚至金华火腿齐名。现仍为陕西省的著名特产。其中以渭南出产的“乐天牌”水晶饼和西安德懋恭生产的水晶饼最为出名。它外形美观,油而不腻,具有浓郁的玫瑰芳香,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。
临潼石榴
临潼石榴具有悠久的历史,引进初期,先在京都长安(今西安)御花园的“上林苑”和骊山的温泉宫(今华清池)内种植,是供皇子后妃观赏的。东晋潘岳称之为“天下之奇树,九洲之名果”。到了唐代,长安周围石榴栽种已有相当规模。临潼在长安以东二十五公里的地方,南依骊山,北跨渭河,自然条件极宜石榴生长,加之长期培育,形成临潼石榴的优良品种。
临潼石榴共有十七个品种,根据植株状况,叶形大小,果实色泽和口味甜酸,可分为普通石榴(食用种)和花石榴(观赏种)两大类。两大类中又有红白之分:红石榴嫩梢、叶柄、花、果、皮和籽粒呈红色;白石榴除梢叶同于红石榴外,花、皮、籽粒均呈黄白色。普通石榴按果汁又可分甜、酸两个品种群。甜石榴中有“临潼净皮甜”、“临潼天红蛋”、“临潼鲁峪蛋”三个大品种;酸石榴中有“大红酸”和“鲁峪酸”两个大品种。普通白石榴目前仅有甜石榴一种,即“临潼三白”,它因花瓣、果皮和籽粒均为白色而得名。这种石榴味道纯甜,品质最佳,被评为“冰糖石榴”。
凤翔腊驴肉
驴肉具有补气血,益脏腑等功能,对于积年劳损、久病初愈、气血亏虚、短气乏力、食欲不振者皆为补益食疗佳品。因此有“天上龙肉,地上驴肉”民谚。陕西关中盛产驰名全国的“关中驴”。凤翔腊驴肉选用驴的腿肉精制而成。它色泽红润,质地细密,酥香可口,五味俱佳,百食不厌。自清代咸丰年间起,一直受到各地欢迎。
黄桂稠酒
黄桂稠酒选用户县秦渡镇的糯米,在酿造中,工艺精湛、严格操作,要求手净、料净、用具净。先将糯米在水中浸泡四小时,然后将米淘出,倒入蒸笼中,大火蒸约十五分钟,米到八成熟离火;再用水冲洗,待米晾干后倒在案上,拌入酒曲,而后装坛封闭,使其发酵。发酵期要保持三十摄氏度左右的温度,三天后即可成酒,在整个酿制过程中,从糯米淘洗到拌曲、装坛、压酒等十多道工序,都有明确的规程,丝毫不含糊。饮用时根椐需要,从坛中取出酒醅,加适量的洁净凉水倒入罗筛过滤,放在水锅中加热烧开,并调入黄桂、白糖,即可热饮。因其汁稠、醇香、绵甜适口,酒精含量在15%左右,后来,人们在酒液中配以中药黄桂,使酒味有黄桂芳香,故取名“黄桂稠酒”。具有健胃、活血、止渴、润肺之功能。饮用此酒有益于身体健康。
歧山挂面
选用优质小麦特粉,经过揉条,搓条,上棍等十道工序精制而成。面条白细,耐煮味香,携存,食用方便。在清光绪时期是向皇室进贡的地方名产之一。一九三一年曾参加过美国旧金山举行的‘万国博览会’。在陕西,歧山挂面已形成十多个比较集中的加工基地。
陕西锅盔馍
锅盔馍是关中独特的风味小吃。制作时先把面发酵好,擀成一个大蒲团形状,放在锅里先用大火上色,后用温火慢慢烤。烤熟后端出来,象一个大锅盖子,又厚又圆人吃时用手一块一块的掰。
洋县黑米
洋县种植黑稻米,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。相传,西汉时代,张骞还未出以前,在汉中家乡成固(今陕西城固、洋县一带)读书。有一天,他在柳林内读书困倦,依树入梦,梦中游历了斗牛宫,拜谒文曲星求问前程。文曲星告诉他:“前程万里。”张骞又问何时发迹。文曲星答曰:“汝见黑米之日,即发迹之时也。”从此以后,张骞除了苦读诗书外,常去河畔寻找黑米。三年后的一天,他终于在野稻中找到一株灰色稻穗,剥开稻壳,果然是黑米。张骞正巧就在这一年出仕。据说,张骞发现的黑米,就是流传至今的洋县黑米。由于黑稻米味美,所以,自西汉汉武帝时代开始,直到清朝末年,洋县黑米均是向帝王进献的贡米。庚子之变,尽管慈禧太后如丧家之犬,仍然念念不忘洋县黑米之香,下令进奉
关键字: